你與靜謐生活,只差一間書房
新浪微博
QQ空間
有書房一間,無論大小,但求窗明幾凈,小徑通幽,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燈一人一杯茶,便有了沉思靜悟、安頓心靈之所在。
曾經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家庭——家里最有氣質的地方,應該就是我們的書房。
一間好的書房,有幾架書、幾把椅,宛若凈土。走進它,靈魂可以不受限制地馳騁,忙碌者可以更加集中思想和創造力,焦慮者可以獲得平和與安靜,無聊的時候也能從書中體會不同的樂趣。
中國文人雅士鐘愛書房,古人稱書房為“書齋”。齋,潔也,即書齋有高潔清雅之意。置身于書房中,如同齋戒一般,可陶冶性靈。
劉禹錫的書齋“陋室”和蒲松齡的“聊齋”估計大家都知道。幾百年前,他們就在這個清凈之所,讀先賢書,發思古之幽情,滌心而尋雅趣。
這種“書齋”情結,也一直影響著我們的居住體驗。
其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書房的布置不在于精致、不在于華麗,而在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情趣。
《書齋說》講:書齋宜明朗,清凈,不可太寬敞。明凈,使心舒暢,神氣清爽,太寬敞會損傷目力。
書房不一定要很大,但一定要安靜,所以一定要注意門窗的隔音效果,雙層中空玻璃填充氬氣,能有效阻隔外界的噪音;推拉門作為書房隔斷,讓其更顯通透,而且推拉順暢無噪音,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又或者獨自窩在飄窗下,矮桌蒲團,滿架的書,足以抵抗夜晚的孤獨,可以暢讀古今中外史,也可能在書中遇到未曾預料的驚喜。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個好的家,一定要有一個書房。連魯迅先生都寫過: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書房,就像一個“世外挑源”,縱然你在外面千辛萬苦,塵事惶惑,但一旦走進書房,功名利祿、塵世紛繁全鎖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