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任何事物的發展幾乎都與信息化扯上關系,家居行業也不例外。
定制家居企業發展在信息化的推動下,逐漸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和規范化,整個生產過程則需要信息化系統的支撐。未來,在信息化愈加迅猛的背景下,家居企業應該做些什么?
1.企業的資本運作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離不開資金。因此,尋求更多的資金支持,是各個家居企業的共同路徑之一。從2017年年初開始,家居企業上市的消息就層出不窮,一下子把“低調行事”的家具行業又拉回到公眾的視線中,2017年也因而被譽為家居上市元年。除了尚品宅配、歐派、皮阿諾等企業上市外,與此同時詩尼曼也在有條不紊地準備上市,并先后獲得紅塔創新、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資本大鱷的戰略投資,強強聯手共同推進中國大家居事業的發展藍圖,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的一站式、一體化、個性化的“綠色高端定制”服務,致力成為“中國綠色家居模范品牌”。
2.各環節的信息化搭建
要想實現客戶的個性需求和在生產上的“人機互通”,就要搭建和完善信息化結構。各家居企業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主要就是從常規的擴大產能到信息化建設或完善。也就是說,想要實現全面的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和資金成本為基礎。
如果沒有完整的定制信息化體系在背后支持,企業品牌頭頂上再多的標語也不過是夸夸其談。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利于定制家居企業實現控費增效,從這點上來說,信息化建設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例如,詩尼曼引進德國豪邁生產線,并在廣東廣州和湖北荊門布局千余畝智能生產基地,在企業內部自上而下搭建了自主研發的CRM系統,產能接軌國際。在線上推出了詩尼曼電商平臺,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的搭建。
3.信息化建設的表現
只要能追趕上科技信息化的潮流,即使是沒有財力或人力進行信息化建設的企業,也在不斷地探索新突破口,希望自身能與信息化沾上邊。并非只是上市企業重視信息化發展,致力于成為家居周邊配套的服務商,作為幫助傳統企業轉型的第三方,其產品也受到市場的關注。這類企業目前也正如火如荼地準備“大干一場”,畢竟,機會不容錯過。
從上述幾點來看,由于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技術研發,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會不斷的消化一些“殘次”品。目前看來,我國定制家居行業滲透率達20%-30%,雖然相較于之前已取得明顯提升。但與日韓等國比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消費形式不斷提升的大趨勢下,定制家居行業集中度必然不斷提升,而小企業因為品牌弱、產品種類少、渠道布局不健全、信息化支撐薄弱等因素,幾乎全面處于下風,中小企業市場份額將不斷被大型企業蠶食,行業競爭也將呈現強者恒強的格局。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無論是上市企業或是正在發展的中小型企業,信息化已經是各個家居行業的追逐對象。同時,隨著消費者對定制家居的逐漸認同,需求將不斷增加,這也推動了信息化在家居行業的發展。隨著工業4.0系統的不斷完善、技術的革新不斷,相信定制家居企業會在信息化的助力下,走向一個全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