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尚品宅配在深交所上市,翻開了定制家具行業的新篇章。上市僅5天,股價就翻了一倍至114.59元,成為首支
定制家具百元股。
定制行業多足鼎立
近幾年來,上市的定制家具企業越來越多,從索菲亞、好萊客到尚品宅配、皮阿諾,勢頭越來越猛。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上市的6年來,索菲亞營業收入增長了4倍,凈利潤更是漲了6倍;之后好萊客的成功上市則打破了索菲亞在定制資本圈一枝獨秀的局面;現在尚品宅配的成功上市再一次刷新了定制行業的格局。
發展勢頭迅猛
從索菲亞、好萊客驚人的利潤額及尚品宅配的百元股,我們可以看出,同行和外界十分看好定制行業的發展,畢竟只有當投資者認為公司前景光明,才會大量買入,推升股價。這一趨勢并不令人驚訝,因為目前的定制行業確實處于高速發展期。而且,隨著我國中產階級的數量急劇增加,中高端消費群體逐漸涌現,對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多,我們可以預測到,定制家具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
背后的危機
然而,上市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卻面臨著潛在的危機。以尚品宅配為例,作為國內全屋定制的領導企業,尚品宅配被譽為C2B的楷模,其發展模式是許多同行的效仿對象。從設計軟件出身,發展于互聯網時代,帶有強大互聯網基因的尚品宅配一直是行業潮流的引領者,這幾年來更是緊跟時代步伐,加大了對智能制造的投資及大數據系統的建立。
在這些光環的背后,尚品宅配需克服的問題卻不少。
一是凈利潤較低:與索菲亞和好萊客相比,尚品宅配的直營店數量要多出很多。在2016年底,據統計已有76家直營店。盡管直營店給尚品宅配帶來了較高的毛利潤,但因為高昂的廣告費用和銷售成本,再加上尚品的雙品牌戰略,導致其凈利率低于同行。2016年,尚品宅配的凈利率只有6.35%。
另一方面,售后服務問題一直飽受詬病。這不僅是尚品宅配的問題,更是定制行業的共同面臨的問題。定制家具無法批量生產,導致發貨周期較長;另外,定制家具算是中高端消費品,消費者對服務要求更高,但量尺、運輸、安裝仍需由人來完成,難免出現差錯,這就造成了矛盾出現。盡管尚品宅配等定制品牌在不斷完善產品供應鏈和服務體系,仍無法在短期內消除這些問題。上市更是一把雙刃劍,所謂樹大招風,原有的問題都會被放大。
因此,已上市的企業更要有憂患意識,要盡快改正目前的不足,才能在更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穩固的地位。